去年有一段時間,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不正確議論、言論,使一些企業家心存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十分明確的。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此作了強調。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詳細】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詳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仍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科學技術部不再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為主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統籌優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設置和力量配備。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
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
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及分行營業管理部、總行直屬營業管理部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省級分行,在深圳、大連、寧波、青島、廈門設立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牌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合署辦公。
不再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邊境或外貿結售匯業務量大的地區,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機構方式履行相關管理服務職能。
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范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均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范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標準。
組建國家數據局
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
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
將國家鄉村振興局的牽頭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組織擬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重點地區幫扶政策,組織開展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研究提出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相關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并指導、監督資金使用,推動鄉村幫扶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發展等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
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的過渡期內,有關幫扶政策、財政支持、項目安排保持總體穩定,資金項目相對獨立運行管理。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
完善老齡工作體制
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等職責劃入民政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改設在民政部,強化其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職責。
中國老齡協會改由民政部代管。
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
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相關執法工作接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業指導。
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將國家信訪局由國務院辦公廳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
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
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聯合國憲章所體現的國際法原則;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對霸權私利;要堅持同舟共濟,不搞分裂對抗。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應該有過上更好日子的權利,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事務中也應該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話語權。【詳細】
ChatGPT是個大模型、大計算、很好的計算方法,同一種原理,但做的質量還是不一樣的。就像踢足球,都是射門,但是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希望中外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更多好的成功,注意科技倫理,趨利避害。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三個方面的經驗可供國際社會借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生態文明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中國的生態治理的制度、舉措,比如,生態保護紅線機制,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我們要認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幫助廣大個體工商戶發揮優勢、融入市場,讓個體工商戶這個“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助推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后冬奧時期,國家體育總局將繼續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持續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成果。
要穩住總量,將目標逐級分解下達,落實到圖斑和地塊;要優化布局,通過采取耕地經濟獎懲的措施,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復一部分流失的優質耕地;要落實黨政同責、終身追責。
下一步將重點擴大消費。首先要穩住新能源汽車大宗消費,同時繼續開展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推動制造業“三品”行動,就是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我們希望的企穩回升應該是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企穩回升,是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的企穩回升,是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的企穩回升,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企穩回升。
上一輪機構改革組建應急管理部,增強了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繼續深化改革,不斷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信心來自于對經濟發展基本面判斷,也來源于對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態勢觀察。從中長期看,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空間廣闊;從今年情況看,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經濟運行向好因素增多。
【經濟總量持續擴大】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210207億元,增長3%。盡管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的5.5%左右的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異常嚴峻的形勢下,能實現這樣的增長非常不容易,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速也是高的。
【保持適當支出強度】2022年,中央本級支出3.56萬億元,增幅與預算一致。中央部門支出下降3.5%,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為9.7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42萬億元,增長17.1%。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支出規模比上年執行數擴大1.43萬億元,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執行中壓縮了部分非急需非剛性支出。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執行數為9.7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42萬億元,增長17.1%,主要原因是據實結算支出減少。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幅比往年大幅提高。省級財政也最大限度下沉財力,支持基層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此外,完善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進一步擴大直達資金范圍,資金總規模約4萬億元。
【重點領域保障有力】通過一系列措施,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財力支撐,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統計顯示,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6.1%,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8.1%,教育支出增長5.5%,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7.8%,農林水支出增長2.3%,交通運輸支出增長5.3%,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8%。
【補齊短板節用為民】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預算執行中嚴控追加預算,部門新增急需支出優先通過現有預算統籌解決,對于確需動用代編預算的事項,從嚴審核并報國務院審批后下達預算。大力盤活部門存量資金和閑置資產,對結余資金和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規定收回統籌使用,避免資金沉淀閑置。
此外,按季評估中央部門過緊日子情況,將評估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督促樹牢勤儉節約的意識。同時,地方各級政府從嚴從緊,把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經營主體發展,切實做到節用為民。
【減稅降費助力發展】2022《政府工作報告》預計2022年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實際上,去年全年退稅減稅降費超3.5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2.46萬億元。
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全年共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新增減免企業所得稅1521億元。
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全年共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減免企業所得稅超過100億元。
【就業形勢整體穩定】2022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實際達到了120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0%。為進一步穩崗穩工,2022年,全國共釋放失業保險政策紅利3600億元。其中,通過降費率為企業減負1590億元,支持穩崗留工擴崗支出827億元,保生活提技能支出1183億元。
【多措并舉助推就業】2022年1月份和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開局總體平穩,3月份快速走高,4月份達到6.1%的高位。在多方努力下,5月份之后就業形勢出現積極變化,7月份進一步回落到5.4%,9月份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5.5%的數值比前期有所上升,11月份升高到5.7%,12月份回落至5.5%。8月份以后,高校畢業生逐步走向工作崗位,青年調查失業率逐步回落。12月份,16歲至24歲城鎮青年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16.7%,比7月份最高點下降3.2個百分點。
【醫療領域明顯提升】2022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30元,達到每人每年350元。截至2022年底,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32.69萬家,實現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包括普通門診費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住院和門診累計結算6225.12萬人次,減少個人墊付2489.67億元。
【糧食實現增產豐收】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比2021年增加74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這是中央、地方和2.3億多農戶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全國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0472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4.7%。